课程选择 |
内容简介 |
分 类 |
课题 |
课时 |
行政
管理 |
课程一
好领导必须首
先是好设计师 |
3—4小时 |
1、管理策划的的基本要素;
2、组织构建的战略思维;
3、岗位配置的资源利用原则;
4、业务单元的流程组合;
5、责、权、利的分配规则;
6、系统设置原则; |
课程二
做好《企业法规》
事关企业成败 |
3—4小时 |
1、制度制定的基本要求;
2、构建法规条文中的“引力点”;
3、制度分类方法的“视觉绩效”;
4、制度文化设计;
5、“企业法规”的成长目标。 |
课程三
企业内部公共关系
是企业的中枢神经 |
3—4小时 |
1、企业内部公共关系理论;
2、人文环境与公共关系;
3、协作与沟通是公共关系的主题;
4、团队的核心价值观;
5、公共关系是团队凝聚力的脊梁; |
课程四
合格的行政助理
是怎样炼成的 |
3—4小时 |
1、沟通、文件、公关三大基本功;
2、策划和计划的素质锤炼;
3、把群众工作做到长袖善舞;
4、如何让老板有上帝感;
5、文件标准是企业形象的百叶窗。 |
人力资
源管理 |
课程五
人力资源四大设计构成人才的稳定基础 |
6—8小时 |
1、人才的市场理念;
2、企业人才的核心管理;
3、岗位设计;
4、职业设计;
5、工酬设计;
6、培训设计。 |
课程六
用人哲学之一
用人先树人 |
3—4小时 |
1、人的意识特征—个体文化;
2、人的价值观特征—人类学;
3、人的情绪管理—人类学;
4、人才的素质成长设计;
5、人才的忠诚度。 |
课程七
用人哲学之二
人才成长的“佛手” |
3—4小时 |
1、人性的欲望—精神分析法;
2、人才的层次管理—行为管理学;
3、能力的基本元素;
4、能力的测量指数;
5、岗位胜任指数。 |
人力资
源管理 |
课程八
用人哲学之三
人才知本的最大化 |
3—4小时 |
1、知本概念;
2、绩效激励设计;
3、人才贮备设计;
4、人才开发设计;
5、人才动态发展理论。 |
组织
管理 |
课程九
团队管理之一
构建组织力 |
6—8小时 |
1、组织文化;
2、团队与组织;
3、组织三权关系;
4、组织的“温室效应”;
5、领导力、执行力、凝聚力;
6、组织力的成长模式。 |
课程十
团队管理之二
如何化解家族企
业的组织缺陷 |
3—4小时 |
1、家族制企业的定位;
2、家族企业的长中之短;
3、家族企业的团队裂痕;
4、家族企业中员工家族化;
5、家族企业的边沿管理。 |
课程十一
团队管理之三
企业官僚主义 |
3—4小时 |
1、企业官僚主义概念;
2、经验主义与企业创新的矛盾;
3、权威主义制约员工自主意识;
4、教条主义的绩效低下;
5、机会主义的弄虚作假;
6、山头主义的团队危害;
7、逃跑主义的不负责任;
8、个人主义的是是非非。 |
企业
文化 |
课程十二
企业文化之一
文化的第二只眼 |
3—4小时 |
1、文化的理解;
2、个人文化的定位;
3、文化让员工认清自我价值;
4、文化让员工认清忠诚度
5、文化促成组织的创新;
6、文化促成核心管理 |
课程十三
企业文化之二
文化的资源优势 |
3—4小时 |
1、企业文化的来源;
2、企业文化的识别
3、企业文化的整合;
4、企业文化的发展;
5、核心竞争力。 |
课程十四
企业文化之三
文化管理模式 |
6—8小时 |
1、泛文化概念;
2、CIS识别系统的文化导入;
3、企业文化的精神模式
4、企业文化的行为模式
5、企业文化的制度模式
6、企业文化的物质模式
7、文化价值链构建;
8、企业文化的品牌攻略; |
营销
管理 |
课程十五
营销管理之一
营销管理 |
6—8小时 |
1、营销的组织与非组织化;
2、营销团队的弹性管理;
3、营销的素质管理
4、营销业绩评价方法;
5、营销的工酬设计; |
课程十六
营销管理之二
市场管理 |
3—4小时 |
1、市场观
2、市场发展的6大指数;
3、市场调研与测量;
4、市场策划与营销计划;
5、营销战术; |
课程十七
营销管理之二
商务礼仪 |
3—4小时 |
1、仪表礼仪;
2、举止礼仪;
3、谈吐礼仪;
4、介绍礼仪;
5、称呼礼仪;
6、握手礼仪;
7、通信礼仪;
8、赴宴礼仪; |
生产
管理 |
课程十八
生产管理之一
项目管理 |
3—4小时 |
1、项目策划;
2、项目技术分析;
3、项目作业指导书;
4、项目工艺制程;
5、项目技术标准;
6、统计分析与评估。 |
课程十九
生产管理之二
工艺管理 |
3—4小时 |
1、工艺设计;
2、工位设计
3、工艺制程;
4、工艺标准;
5、工艺成本; |
课程二十
生产管理之三
车间与班组管理 |
6—8小时 |
1、生产要素与生产计划;
2、生产作业管理;
3、生产能力管理;
4、生产质量管理;
5、生产设备管理;
6、生产安全管理;
7、生产现场管理;
8、生产物流管理。 |
质量
管理 |
课程二十一
质量管理的
三大基础 |
6—8小时 |
1、人文品质概念;
2、品质的文化基础;
3、工作品质测量;
4、品质管理策划与控制基础;
5、品质作业管理;
6、作业标准与数据基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