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入Intranet
1.认识Intranet
Intranet是指运用Internet技术于企业内部网络。Internet技术始于80年代中期,关键技术有:TCP/IP通信协议、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、HTML超文本语言、FTP文件传输协议、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等等。企业内部网络的概念并不是地域概念,而是针对Internet的共有性质提出的企业私有网络,根据企业具体情况,即可能是局域网,也可能是广域网,或者是二者的结合。近年来由于供应链概念的兴起,又出现了把Internet技术应用于几个密切相关企业之间的网络概念 Extranet,这种界于共有与私有性质之间的网络可以归结为一个虚拟企业(Virtual Enterprise)的内部网络,是Intranet的扩大。为此本文不再另行讨论Extranet。
2.Intranet作为BPR网络基础的优势分析
(1)真正实现了跨平台的应用,保护旧有投资。
由于TCP/IP的跨平台特性,企业内无论何种硬件和操作系统,只要支持TCP/IP协议,就可以集成到内部网络中来。由于Intranet采用的是Internet技术,因此很容易实现与Internet的互连。企业网络与公共网络相连接,不但利用了Internet丰富的信息资源,也使得企业旧有的投资焕发新的生机,实现了资产增值。
(2)实现无缝过渡
----通过CGI、ISAPI、NSAPI或ODBC等技术,原有应用软件及数据库资料可以方便地整合到Intranet中,避免了重复开发,也保护了这些企业多年来信息投资积累的成果,维系系统正常运转。Intranet尽可能地保留了现有系统,并且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,逐步实现Intranet,就使得系统的升级趋于平稳过渡,有利于消除BPR的激进性带来的不利因素。
(3)加强沟通、合作与协调
----运用Web的发布技术、电子邮件、新闻组等技术使得企业信息分散与收集更加方便,易于管理。信息流通刺激创意的产生,也使得跨功能与跨企业的沟通协调更容易进行,对于高度要求信息整合与程序配合的流程及供应链管理,方便的沟通工具可以发挥很大的促成效果。
(4)适用于企业灵活性的要求
----Intranet是具有高度开放性的系统平台架构:在Intranet的观念中,系统平台在软件功能方面是属于三层分立的主从架构(Three-tiered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),在客户端上的功能主要局限于提供多媒体性的使用者界面(User Services),所有信息处理的逻辑几乎全部集中在第二层的应用软件服务器(Application Services),至于大量资料的储存管理则由第三层的数据库服务器(Data Services)负责,而每一层所用的硬件设备则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。这样的软硬件结构使企业在BPR逐步实施的过程中享有很大的弹性,可以放心地将注意力投放在BPR管理思想的应用方面,不用顾虑无关的细微因素。
(5)Intranet提供统一的浏览器界面,方便运用
根据许多使用者的经验,Intranet的HTML界面比包括Windows在内的其它图形使用者界面(Graphical User Interface)更加自然方便,并且得益于ActiveX、DCOM等面向对象的技术,浏览器界面现已支持自动调用某些应用软件的功能。例如微软的Office程序与Internet Explorer4.0之间的对象调用。这既方便了员工使用,也节省了在员工培训方面的经费。
(6)构建Intranet并不需要巨额投资
一台Web服务器、SMTP/NNTP服务器及数据库系统服务器就能够完成从简单的Web站点浏览支持到电视电话会议、组内专门讨论以及多媒体传输等诸多功能,甚至于完成与数据库的复杂交互应用。出于预算考虑或BPR实施的要求,Intranet也可以选取其中任意部分实施。
Intranet技术的优越性为BPR实施创造了便利的条件,特别是对于中小型企业意义更加重要。以往因为无法负担BPR需要的巨额投资,使得BPR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大型企业,Intranet的廉价易用性使得中小企业实施BPR成为可能。
BPR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必须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,而Intranet的特点满足了BPR的要求,能解决BPR当前面临的技术难题,正是BPR所需要的技术。据Datequest公司预计,在2000年,基于Intranet的再造工程将达到10亿美元。
Intranet对BPR实施的深度冲击
以Intranet为网络基础构建企业营运模式,克服了传统网络应用技术的制约,为BPR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,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Intranet对于BPR的意义不仅限于解决信息技术的难题,在员工素质、组织结构、企业文化等多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。
1.Intranet是来自基层的改变,使得BPR实施更加顺利
以往的BPR实施都强调从上到下,是由高层领导发起的彻底革命。但是在实践中这种激进的变革遭到了来自中下层员工的强烈抵制,出于对自身地位的担忧,他们对BPR的实施抱有敌对情绪,失去了基础的BPR最终失败就不足为奇了。Intranet 是全民性的网络,变化从底层员工的桌面开始,所以有人说,“Intranet就象个人电脑的兴起一样,是从使用者发起的革命。” 并且由于Intranet的易用性,员工很快能够适应新的工作要求,消除心理障碍。此外Intranet使得员工参与信息交流非常便利,每个员工既是信息使用者,也是信息提供者,从而使员工主动性增强,创造了BPR实施的有利环境。
2.Intranet有利于员工素质提高
在Intranet中,员工的地位更加平等,信息技术的便利不但使员工工作效率提高,而且使得员工工作能力也相应提高。充分的信息共享使员工能够胜任以往需要专家解决的任务。Intranet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员工素质,另一方面也对企业的组织结构提出了挑战。
3.Intranet有利于建设有效的组织结构
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一直是BPR追求的目标。Intranet支持扁平化,并且比以往任何网络技术更利于发挥扁平化组织的绩效。团队成员工作共享、团队之间信息交流、团队与上下层沟通都可通过Intranet更加方便地实现。
4.Intranet影响企业文化
新的工作方式、新的组织构架必然影响到企业文化,对于更加开放、更加快速的环境,领导的职能、员工的责任、顾客的地位都是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。无疑,Intranet需要主动性更强的文化氛围。
运用Intranet于BPR尚需解决的问题
尝试运用Intranet为BPR的网络基础毕竟是新兴事物。在实践中既有BPR实施固有的难点,也有Intranet应用方面的问题,都应引起企业高级管理层的重视。其中技术方面主要的困难有:流程支持的Web化问题、应用程序Web化问题、Intranet的管理与安全问题,此外大多数企业缺乏精通信息技术与管理知识的专家,也使得实施工作难以进行。随着Intranet技术的进一步成熟,现在基于TCP/IP的群件产品、支持Web的Workflow软件都已经面市,相信技术上的难题能够很快得到解决。越来越多Intranet专业人才的出现也有利于Intranet的普及。
结束语
管理的本质,在于将企业的资源做最有效的利用,以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。企业流程再造观念的产生,起因于现有资源的使用方式,已不再是最有效的利用方式。其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,不断冲击到人们的生活与思考方式,也影响到与其息息相关的组织(企业)活动。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,BPR与信息的结合也必然随之更新。应用Intranet为BPR的基础,不但使得处境尴尬的BPR看到了新的希望,也利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发展。在信息时代的今天,变化才是惟一的真谛。